写于 2024/01/23

本文是对最近整理内务的总结。首先介绍我们的优化目标,然后下面我们通过衣服和书桌两个 case study 分析优化两个目标的一些基本思路。随后我们深入空间管理的技术性细节,以及通过冗余简化整理过程。

总体原则

  1. 存取复杂度:尽可能少的精力消耗就可以找到以及存放东西,并且轻松能把东西整理好。随便扔东西的存取复杂度是最小的,但是最坏的查找复杂度约等于无穷🙃。人是一种特殊的机器,所以需要认真分析各种操作的 loss function。
  2. 视觉洁净度:防止被视野内凌乱的物品消耗精力和心情,引起破窗效应。但是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扔库房,最后找不到同样不是我们想要的结局。因此这个原则某种意义上次于上一条。

Case 1: 衣服的整理——分区,优化存取复杂度

衣服是最容易把房间弄乱的一个东西,因为衣服运转的太快了,基本上每天都要换。把衣服堆在椅子上,桌子上,床上都是很差的体验。解决了衣服的问题,那差不多卧室的一半问题已经解决了

大体来说衣服有两种,一种是最近穿过还没洗的「热衣服」,另一种是洗完后放衣柜等地方的「冷衣服」。每个大分类本身足够大,所以我们还需要按照使用频率继续尽可能均匀的做细分,并按照使用模式安排在不同的地方。

热衣服:挂起来或者洗掉

冷衣服:叠起来或者放格子

按厚度,fanciness,功能分区,放在衣柜。仅把可替代的衣物放一起

  1. fanciness 指的是这个衣服只能在家自己穿还是可以穿去社交场合。显然互相是不可替代的。
  2. 内裤这类小衣物不好叠,适合放悬挂式衣柜的里,就不会乱跑
  3. 毛巾浴巾换的没那么频繁,所以放在比较难拿到的地方,但是tshirt裤子等很常拿就放在高度和距离合适的地方。

我大概每次洗完衣服后,会有八组东西,每组一般不超过两三件,然后按照类别放入衣柜

Case 2: 书桌——精简,优化洁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