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耗可能是当代人最流行的一个词汇,而在我看来内耗本质上就是自己的思维中的不同小人互相在打架,也就是「不自洽」。这并不是什么文青无病呻吟,因为人的大脑本身就是分布式系统,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同模块的矛盾。最基本的解剖学上,裂脑人实验已经证明左右脑其实都有各自的思维。
自洽就像是一个完美的圆,在数学上是一个「平凡」的系统:美则美矣,然而缺乏复杂变化。而正是因为与不自洽的对抗才让我们有机会不断成长,变成更好的人,所谓「破釜沉舟,不破不立」。
意识和潜意识的一致性
理性与感性,二者有各种合作方式。理性是由规则和计算驱动,而感性是由数据和经验驱动。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协调二者的方式是
- 意识捕捉潜意识涌现的信号,给意识提供输入,或者是作为意识的reward model,逐渐理解自己潜意识的需求是什么
- 有意识的总结自己的行为,并写日志复盘得到结论与各种取舍,随后刻意练习将知识蒸馏到潜意识。相当于用 deepseek R1 推理数据蒸馏出来一个很厉害的 qwen 模型
-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是类似于自动驾驶, 通过模型直觉性做出决策, 再利用理性规则系统计算下 worst case 做剪枝, 相当于一种兜底.
- 如果潜意识和直觉,每次都自动 override 掉深思熟虑的意识和逻辑(而且两者矛盾),那就大胆承认,自己是个直觉动物,压根没想深思熟虑。主要是worst case需要自己能接受
- 对于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这种策略比较节约时间,因为直觉为主的系统更快
潜在的问题:
- 理性过分压过感性的信号,强行忽略自己的感受,活成一个逻辑机器,在某个时间点绷不住破防
- 感性过分压过理性的声音,要么强行给自己做的错事找补,要么做出自己压根就认为很荒谬的事情
行动和思想的一致性
认知往往取决于情景,所以不同的情景通常会引起不同的结论,哪怕是同⼀个⼈在思考同⼀个问题的时候也是如此 —— 查理芒格
- 人做了某件事情之后会根据情境有找补或者说自我欺骗倾向.
- 需要对自己坦诚,不能被之前的 context 所束缚。做之前记录好自己是为什么做, 总结自己做错的经验,加入未来行为的准则
- 例子 1: 假如今天去渔人码头看烟花, 车已经堵死了, 你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继续堵车另一个是走到渔人码头. 有可能你单纯只是很累, 本能反应让你选了继续在车里等堵车, 即使所有的现实证据都表明你大概率看不到烟花了, 你可能还是会自我欺骗 (wishful thinking ) 说, 这个交通很可能一会就 magically 疏通了
- 例子 2: 你投机用赌博的心态买了一个股票, 股票下跌到了你从未预想过的一个位置, 你不愿意承认你之前误判了, 甚至骗自己说这是价值投资, 加仓拉低平均成本, 然后被套的更牢了
- 例子 3: 通过锚定给对方一个虚假的小恩小惠, 结合人天生的互惠性, 变相操纵对方行为.
-
展开查看 西奥迪尼的实验
-
这个例子很复杂, 因为涉及到价值锚点,回馈倾向等等很多因素, 但是我认为它的价值非常高. 我个人认为, 最关键的是第一个问题受访者回答不愿意的时候这个行为引发了一点点道德的自我审视, 触发了第二次的选择倾向, 如果按顺序问完两个问题后一起提交答案, 结果是会不太一样的.
-
更多类似的底层逻辑可以查看 「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演讲》
查理·芒格:人类误判心理学.pdf
他宛如戏台上的老将军,身上插满了 flag —— 不知名网友
- 天天说自己想要做某件事,可是却一直不做,说明其实做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太大了,属于本质上还是不想做这件事
- 可能需要给自己寻找 motivation, 多脑补做好了这件事情能够解锁的下一步等等. (如果给自己画饼都做不到, 以后怎么给别人画饼)
- 例子: 口口声声说想运动却发现自己压根不运动,锻炼身体怎么可能不付出时间和体力等代价呢?
- 选项 A: 日志里面大胆承认自己不爱运动,以及能接受这个可能带来的问题。下次纠结的时候一秒钟想到上次日志,就不纠结了。
- 选项 B: 脑补自己锻炼身体以后每天精力充沛工作八小时, 个人气质得到提升与美女谈笑风生, 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脑补的越具体, 效果可能越好
我的心,好像有个大的石头;我的头,好像原子弹要爆炸;我的梦,好像破了洞的气球 —— 陶喆 娃娃
- 想成为的理想 和 现实的桎梏
- 分解任务 / 坚持: 目标定得太大,就不可能知行合一, 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学习曲线太陡峭, 无法一步到位. 分解任务, 类似于机器学习里面的 reward shaping。
- 人容易高估自己一天能做的事情, 但是低估自己一年做的事情, 关键差别就在于坚持与迭代背后的个人成长复利.
- 没有复利的东西就还是别坚持了, 方向错了, 知识越多越反对…
- 兴趣驱动: 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 基于自己的兴趣长久的坚持, 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 机会其实是不断出现的, 有储备才能一击必中
- 放弃: 如果分解任务也做不了,那也可以考虑暂时放弃目标。
自我与社交面具